美媒《CNBC》周三 (26 日) 報導,面對美國關稅威脅時,中國企業逐漸轉向人工智慧 (AI) 技術來減輕經濟壓力,並創造新的收入來源。與川普第一任期相比,隨著生成式 AI 的興起,這一變化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新的希望。
過去兩周來,中國企業紛紛宣布新的 AI 產品或展示他們如何運用這項技術賺錢。例如:
自動駕駛軟體公司元戎啟行 (DeepRoute.ai) 執行長周光 (Maxwell Zhou) 受訪時表示,作為全球製造業中心,中國在「實體」AI 領域擁有龐大的優勢,因為中國擁有大量能夠收集寶貴數據的機械設備,這些數據可用來訓練行業特定的 AI 模型。
元戎啟行成立於 2019 年,並於上周宣布正在建立一個自動化配送系統,允許用戶透過簡單的語音命令發送包裹,例如「從這家店取咖啡並送到公寓」。
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哪些 AI 公司最終會取得成功,但分析師預期,中國企業在 AI 應用的幫助下,將更有可能取得卓越成就。AI 工具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,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經濟放緩帶來的影響。
中國資產管理公司的全球資本投資策略師丁文杰 (Ding Wenjie) 表示,隨著 AI 技術的加速發展,市場對中國企業獲利成長的預期也在上升。他表示,獲利表現將成為判斷經濟是否真的回升的重要指標,尤其是在關稅和其他貿易限制的壓力下。
高盛在 2 月初預估,以港元計算,美國對中國商品的 20% 關稅將使中國企業的獲利下降 5%。
然而,對於美中兩國來說,問題不僅限於關稅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 (Thomas Friedman) 在訪問中國後表示,美中兩國領袖急需討論的並非關稅或台灣問題,而是 AI 技術的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