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服務業擴張速度在 3 月放緩,降至 9 個月來最慢,主要由於訂單成長放緩及就業指數創下自 2023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。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學會 (ISM) 周四 (3 日) 公布最新數據,3 月的非製造業指數從 2 月的 53.5 降至 50.8,顯示服務業擴張速度正在放緩,並且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成長水準。
標普全球 (S&P Global) 同日公布數據顯示,3 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(PMI) 終值報 54.4,略高經濟學家預期與初值的 54.3,前值為 51.0;同月綜合 PMI 終值報 53.5,符合市場預期與初值,前值為 51.6。
商業活動生產指數報 55.9,前值 54.4新訂單指數報 50.4 ,前值 52.2僱傭指數報 46.2,前值 53.9供應商交貨指數報 50.6,前值 53.4存貨指數報 50.3,前值 50.6價格指數報 60.9,前值 62.6未完成訂單指數報 47.4,前值 51.7新出口訂單指數報 45.8,前值 52.1進口指數報 52.6,前值 49.6庫存景氣指數報 56.6,前值 54.7
服務業是美國經濟中占比最大的部門,貢獻超過三分之二的經濟活動。儘管 3 月的指數仍然高於 50,但已顯示成長動能的顯著放緩。根據 ISM 的數據,3 月服務業就業指數下跌 7.7 點,至 46.2,創下近五年來最大降幅,這一數字表明就業市場在服務業領域面臨重大挑戰。
此次數據發布的背景正值川普政府推出的新一輪報復性關稅。川普日前宣布將對所有進口美國的商品徵收 10% 的基準關稅,並對一些主要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,這一政策的推出引發了市場的不安。ISM 的負責人米勒 (Steve Miller) 受訪時表示,關稅政策已經顯著影響到企業的成本結構,並且越來越多的受訪者反映出由於關稅活動所引發的成本上漲。
此外,米勒指出,儘管 3 月服務業仍顯示出一定的成長,但訂單指數回落至 50.4,顯示成長動能減弱。這表明,隨著貿易摩擦的升級,許多企業的業務預期開始變得更加謹慎。這也反映了美國企業對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擔憂,尤其是面對即將推出的稅法和更多貿易限制。
3 月服務業成長放緩,加上先前公布的消費者信心和企業信心下降的數據,讓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加劇。根據路透報導,經濟學家普遍預估 2025 年第一季美國的經濟成長將大幅放緩,折合年率有可能低於 0.5%,這也使得經濟衰退的風險上升。
此外,儘管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 (GDP) 在去年第四季成長 2.4%,但進口關稅的上漲已經推高通膨壓力,這可能進一步拖累消費者支出和商業投資,增加了市場對停滯性通膨 (Stagflation) 出現的擔憂。
在服務業成長放緩的同時,ISM 的數據還顯示,3 月的服務業就業指數大幅下降至 46.2,為 2023 年 12 月以來新低。這一數字表明,就業市場可能進一步放緩,尤其是在非製造業領域。這也可能意味著,隨著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,就業市場的穩定性受到挑戰。
美國勞工部 (DOL) 即將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,經濟學家預估該月非農就業成長大幅放緩,新增就業人數預計為 13.5 萬人,低於 2 月的 15.1 萬人。這一數字進一步表明,儘管美國的失業率保持穩定,但就業市場的疲軟態勢可能會加劇。
儘管美國服務業仍保持在擴張區間,但隨著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繼續對企業和消費者信心產生負面影響,經濟增長的放緩風險越來越大。
隨著貿易戰的升級和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,美國面臨的經濟挑戰將可能加劇,未來幾個月的經濟表現將成為衡量美國是否能夠避免衰退的關鍵。